首页 / 乒乓球历史访谈 / 正文

央视体育5举重回放乒乓球历史发展过程足球国家队专题f1高尔夫趣闻轶事

2025-07-06乒乓球历史访谈阅读 11

  本文将以中国乒乓发展史为主题,从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乒乓球起源于中国,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打毽子游戏。

  1921年,中国第一支乒乓球队成立,这标志着乒乓球成为一项正式的竞技运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中国体育的骄傲。

  特别是在1971年的“乒乓外交”,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打破了中美交往的冰封状态,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71年到1985年,中国乒乓球队在男女团体和个人项目上一共获得了17个世界冠军和30个亚军,实现了对乒乓球世界的完全垄断。

  中国乒乓球教练员注重培养选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通过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和战术策略,提高了球队的整体实力。

  同时,中国乒乓球队也注重青少年选材和基层培养,为中国乒乓球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与世界各国的选手交流切磋,提高了自身水平,也为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乒乓球队经常与世界各国的乒乓球队进行友谊赛,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中国乒乓球队也经常邀请国际乒乓球名将来华进行交流访问,提高中国乒乓球的国际影响力。

  但与此同时,世界乒乓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乒乓球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国乒乓球发展史中国乒乓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由古老的游戏球“乒乒球”演变而来。

  传说,乒乒球由古代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文化贡献而来,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

  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乒乓球不断演变,游戏方式也有所变化,最初游戏以木块作为球桌,游戏开始时,玩家们会让球落到木块上,用杆来将球弹出,到达对方的木块上,玩家也可以用杆将球落在对方的木块上。

  随着历史的发展,乒乓球游戏逐渐演变成现在所熟知的形式,把游戏搬上了球桌,游戏也从娱乐游戏变成了竞技游戏。

  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乒乓球经历了三个重大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早期的宫廷游戏,也就是直到清朝康熙年间;第二个时期是游戏的社会化,也就是从清代乾隆年间到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第三个时期是运动的现代化,也就是从辛亥革命到现在。

  早期的宫廷游戏,乒乓球在大清宫廷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清朝甚至在奸臣的审判中也使用了乒乓球作为比较公平的方式。

  随着宫廷文化的传播,乒乓球也进入了官署,普罗大众会受到乒乓球游戏的影响,而在乾隆时代,乒乓球游戏甚至成为了人们娱乐活动的一种新方式。

  游戏的社会化,从乾隆到辛亥革命期间,乒乓球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从此乒乓球变成了一种文化因子。

  这段时期,乒乓球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体育俱乐部,乒乓球也成为了体育馆的必备之物,人们在乒乓球馆里玩着游戏,学着技巧,这个过程使乒乓球游戏得到了大规模普及,也为后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运动的现代化,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乒乓球不断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国际乒乓球赛,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1960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开始进入世界体坛,并参加了第一次国际赛,在1970年代,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也受到了推动,乒乓球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此中国乒乓球运动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乒乓球运动逐渐成为一项竞技化、专 业化的运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比赛的举办,使得乒 乓球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和选手

  初始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初,乒乓球运动开始在中国传播。这个阶段的设备、规 则和训练体系都相对落后,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很小

  独特的训练体系: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基本功和 技巧的练习。这种训练体系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国 际比赛中脱颖而出

  优秀的教练团队:中国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乒乓球教练,他们不断探索 和研究新的技战术和训练方法,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乒乓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中 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崛起,使得乒乓球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 势。同时,规则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也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提高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乒乓球开始在欧洲和美国等地传 播,规则和设备逐渐标准化。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了一些国 际比赛,但整体上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崛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开始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逐渐形成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体系和比赛风格。这个阶段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开始在国际比赛中 崭露头角,取得了一些重要成绩

  中国乒乓球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04年,但线年,中国乒乓球队成立,并在1953年第一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初期的中国乒乓球队面临着技术落后、经验不足的问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在195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了第一个男子单打冠军。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乒乓球逐渐崭露头角,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并获得多个奖项。

  同时,中国也开始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乒乓球运动,为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许多关键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乒乓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英国,当时这项运动被称为“ping pong”,最初是一种室内娱乐活动。

  最早的乒乓球俱乐部出现在中国大城市上海,随着乒乓球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成立。

  在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乒乓球开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

  当时的中国政府将乒乓球视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发展该运动。

  尽管当时的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还没有获得突出的成绩,但他们的出现引起了全球乒乓球界的注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乒乓球队逐渐崭露头角,并在1960年代开始连续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

  当时,中国乒乓球队受邀访问美国,并与美国乒乓球队进行了友谊赛,这被视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象征。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连续多次夺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奥运会金牌,成为乒乓球界的霸主。

  中国乒乓球队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优秀的球员和教练,更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乒乓球运动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乒乓球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全动,无论是在学校、社区还是家庭,乒乓球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乒乓球传入中国1904年,上海四马路大新街一家文具店经理王道平赴海外采购文具时,在日本看到乒乓球表演,于是买了乒乓球器材带回上海,并在店中亲自作打球示范,引起国人兴趣,来打乒乓球的人日渐增多,中国开始有乒乓球活动。

  2、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早期乒乓球运动仅在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开展。

  1916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内有九张球台,但一般市民仍无缘入内。

  1918年,上海率先成立全市乒乓球联合会,后其他一些组织和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3年首次举办了乒乓球对抗赛。

  1925年3月7日,中华队与日本侨联队在上海举行秋山杯赛,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也是中日乒乓球选手第一次对抗。

  1927年4月4日,中华队抵大皈迎战全日六支劲旅,最后以4胜2负获得胜利。

  1930年中华队参加在东京举行的第9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战绩不佳,中国乒坛从此沉寂。

  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发起、组织全国性乒乓球比赛,但实际参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

  1935年1月,当时的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两次致电欢迎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落未能实现。

  与此同时,在中国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虽然条件艰苦,仍然因陋就简地积极开展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以增强广大军民的体魄,就连主席在延安时期也经常抽出时间打乒乓球。

  3、新中国的乒乓球运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国乒乓球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

  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在国际奥委会中数一数二的热门运动项目之列。

  那么,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是如何的呢?一、起源和发展乒乓球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乒乓球的运动,这项古老的运动被称为“蹴鞠”。

  在蹴鞠运动的基础上,又在明朝时期发展出了一种名为“铜蹴”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一只用铜制成的球,在空中被无数条带子绊起来,然后再用脚尝试将球踢出。

  正式的乒乓球运动是在20世纪初期由英国人发明的,最初被称为“室内网球”。

  二、乒乓球的规则和技巧乒乓球的规则非常简单,比赛用球必须是直径40毫米、质量2.7克的球,比赛场地大小为长2.74米、宽1.525米、高76厘米的桌子上。

  比赛双方先行抽签,决定发球方和接球方,并且在每一个得分时都需要进行轮换发球。

  球的技巧千变万化,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发球和接发球技巧,根据对手的实力和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反应。

  三、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目前,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受欢迎,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运动。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乒乓球队伍和乒乓球联赛,尤以中国、日本、韩国、瑞典、德国、法国等国家最为发达。

  每年,世界各地都会举办数十个大型的乒乓球比赛和赛事,包括奥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亚洲杯、欧洲杯等等。

  乒乓球在中国尤为热门,中国乒乓球队在数十年的竞技历程中,已经赢得了2016年男女奥运项目、2018年男女世界杯等等非常多的荣誉和成就,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乒乓球运动的佼佼者,为中国体坛争得了荣誉和国际声望。

  中国乒乓球发展史 (1)中国乒乓球发展史第一章:乒乓球的起源与传入中国1.1 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1.2 乒乓球传入中国的背景与历史1.3 中国第一个乒乓球队的成立与推广第二章: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2.1 乒乓球从起初的大众娱乐到竞技运动的转变2.2 政府对乒乓球的支持与促进2.3 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与选拔2.4 乒乓球竞技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三章: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与成就3.1 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与影响3.2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比赛中的崛起与霸主地位 3.3 历届奥运会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夺冠情况 3.4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个人成就与贡献第四章:乒乓球在社会与文化中的影响4.1 乒乓外交与中外关系的发展4.2 乒乓球运动对中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促进与影响 4.3 乒乓球在中国体育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4.4 乒乓球运动对社会和国家的积极影响第五章:中国乒乓球发展的问题与挑战5.1 乒乓球运动的商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5.2 教育体制对乒乓球运动的限制与挑战5.3 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与发展方向5.4 乒乓球运动中的道德问题及解决途径第六章:中国乒乓球的未来发展展望6.1 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影响6.2 中国乒乓球队未来的竞争力与挑战6.3 制定的政策与计划对中国乒乓球发展的影响6.4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体育产业中的发展前景附件:- 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照片- 中国乒乓球队的战绩统计表- 中国乒乓球队的培训计划书- 中国乒乓球队最新广告宣传片法律名词及注释:1. 体育法:指国家对体育活动进行管理、组织的法律规定。

  4. 体育训练合同:指乒乓球运动员与培训机构签订的合同,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史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而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活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学生中也开展了乒乓球活动。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杯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

  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

  1935年1月,国际乒联主席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

  在黑暗的旧中国,由于反动统治和战争的影响,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

  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从此,全国乒乓球群众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

  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

  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和转折,逐渐成为中国体育的代表之一。

  起步阶段(1900年-1949年)乒乓球最早是由英国人引入中国的,当时被称为“网球”。

  但是,在中国的早期发展阶段,乒乓球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发展阶段(1949年-1971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乒乓球开始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选手在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比赛中分别获得冠军和亚军,这是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第一个重大突破。

  1959年至1965年,中国乒乓球队连续7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创造了乒乓球历史上的奇迹。

  崛起阶段(1971年至今)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受邀访问美国,进行了一场历史性的友谊赛。

  1972年至2019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团体锦标赛和奥运会上共获得138枚金牌,成为乒乓球历史上最成功的国家队。

  中国乒乓球队注重基本功的培养,每个队员都要经历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从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乒乓球队在比赛中善于分析对手的弱点,制定相应的战术策略,并通过团队合作实施战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史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而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活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学生中也开展了乒乓球活动。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杯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

  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

  1935年1月,国际乒联主席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

  在黑暗的旧中国,由于反动统治和战争的影响,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

  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从此,全国乒乓球群众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

  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

  通过比赛和友好访问,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经受战斗的考验(1953-1957年):参加国际乒乓球比赛,是提高和考验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最好机会。

  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在这次比赛中,虽然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西德等队,但却分别败于英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强队。

  当年轻的中国选手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有些欧洲国家看不起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认为直拍技术不如横拍技术全面。

  但我们认为直拍和横拍各有不同的优点,我国直拍选手所擅长的快攻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是对付削球的能力还较差,加上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以致攻球的特点本能全部发挥出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选手也具有多种多样的打法,我国开始提倡和培养一部分横拍运动员,学习研究欧洲削球选手的技本。

  1955年8月,中国乒乓球队又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初露锋芒,分别战胜了日本、罗马尼亚、法国的优秀选手,获得了男单第二名和第三名,女单第三名和混双第二名。

  1956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第二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男队先后战胜了亚洲冠军南越队和美国队,负于英国、日本和罗马尼亚等队。

  比赛结果,我国男队上升为第一级第六名,女队由二级队升为一级队这届比赛虽然我国选手在攻球技术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准确性差,以致有许多已经领先并有可能取胜的场次,也被对方追回,反遭失败。

  由此使我国选手认识到: 攻球中的快和狠,必须与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这种认识促使快攻选手们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逐步提高了拉攻和对攻的准确性,为后来创造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1957年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男、女队分别战胜了种子队罗马尼亚队和英国队,双双获得了决赛权。

  我国选手王传耀在团体赛中打败了日本优秀选干荻村伊智郎,女选手孙梅英打败了英国优秀选手安海顿,初步显示了直拍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

  我国男队由第一级的第六名升为第一级的第四名,女队由第一级的第十一名升为第一级的第三名,取得较好成绩。

  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默默无闻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在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方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冲向世界高峰(1959-1965年): 1958年我国乒乓球队回顾了几年的战斗历程,分析了我队与欧洲队、日本队的情况,认为外国运动员能办到的,我们新中国的运动员也一定能办到。

  广东运动员容国团第一个制订出夺取世界冠军的计划,带动了我国运动员向世界乒乓球高峰进军。

  大家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服世界,斗志昂扬,开展了大运动最训练和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

  中国乒乓球协会也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几次各地优秀运动员的集训,对促进技术迅速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

  容国团不仅勤学苦练,而且善于巧练,他经常爱说打球不仅是用手,更重要的是用脑。

  他所创造的转与不转的发球、搓攻战术和拉侧上旋的技术,为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快攻打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以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也以跃进的姿态夺取了5项第三名,有6名男队员进入前16名。

  这是我国乒乓球队的极其重要的良好开端,对此后征途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进行认线年,当日本发明了威胁较大的弧圈球时,中国集训队在思想上没有产生动摇,迅速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及时培养了几名弧圈球打法的选手,同时对我国近台快攻打法作了有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运动员对弧圈球真王做到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有敢打、敢拚的必胜信心,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次集训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每个运动员都把攀高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训练的自觉性很强,再苦再累也能保持旺盛的勤学苦练劲头,因而锻炼出一批既有广泛适应能力,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选手。

  第二十六届锦标赛前,遴选出70名选手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中国乒乓球队,以直拍快攻为主要打法的男、女队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充分显示了实力,取得了3项冠军(男队第一次夺得了团体冠军,女队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又一次夺得了男单冠军)以及4项第二名和8项第三名。

  在奋力攀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建立明确的主攻日标,另一方面要勤学苦练,掌握过硬的本领,二者不可缺一。

  攀登世界乒乓球技术高峰与其他任何事物攀高峰一样,不怕水平低,就怕没志气,不怕困难多,只怕没干劲。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再加上刻苦的锻炼,那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中国乒乓队在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的成绩,不仅大大鼓舞了中国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推动了全国乒乓球运功的蓬勃发展,在数以千万人计的青少年中掀起了乒乓球热。

  1963年布拉格第二十七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女队的成绩不够理想,全队共获3项冠军,2项第二名,7项第三名。

  男队团体决赛,中国队上场的除了两名直拍快攻打法外,还上了一名直拍削球手张燮林,比第二十六届锦标赛显示了更大的优势。

  男双冠军由削中反攻的张燮林、王志良所获,表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多种打法和技术风格都能攀登世界技术高峰。

  对于准备第二十八届世界绵标赛,中国男队存在如何解决从头越的问题,而女队则着重解决如何打好翻身仗的问题。

  中国队在思想指引下,十分重视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训练、比赛和总结经验。

  在集训期间为了提高女队的信心和勇气,徐寅生给女队讲了自己打球的体会。

  在看了这次讲话后,认为这篇讲话充满了辩证唯物论,亲自作了《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重要批示,给乒乓球队的们以极大的鼓舞,女队学习了的批示,进一步找到了在上届锦标赛失败的四个原因:思想上不敢胜利;技术上不过硬,队伍青黄不接;领导与教练员、运动员的三给合做得不好。

  继而采取了种种措施,尤其是重点培养和大胆起用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等年轻运动员,鼓励她们树雄心、立壮志,苦练基本功,打好翻身仗。

  还从长远考虑,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 大力开展全国女子少年乒乓球运动,并举办全国女少年乒乓球比赛。

  在这个号召下,涌现出了张立,郑怀颖、胡玉兰、黄锡萍等优秀少年选手,为以后培养了较雄厚的后备力量。

  中国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锦标赛中,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男、女队共获5项冠军(男、支队双双获得团体冠军),5项第二,6项第三名,创造了中国队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乒乓球国家。

  我国乒乓球队在这届世界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大普及。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九千万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乒乓球运动,所以有些外国朋友把乒乓球叫作中国的国球(三)新的行程(1971一1979年):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乒乓球技术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欧洲的复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队在1971年4月重新参加世界比赛后,从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届我男队共取得6项半冠军(混双算半项),6项半第二名,6项半第三名,女队共取得10项半冠军,9项半第二名,10项第三名。

  上述成绩的取得,除了我国直拍快攻打法有所发展外,还成功地创造了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守攻结合的打法。

  近些年来,我国直拍快攻在保持和发扬特长的前提下,开始掌握适当的旋转技术,力求达到以速度为主,辅以旋转,争取在比赛中做到能快攻则快攻,不能快攻则以一定速度的旋转与对方相持,然后再转为快攻,发挥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快攻打法。

  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乒乓球队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各种打法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付弧圈球的能力还不够强,其次是身体素质也不够好等。

  尤其是快攻打法没有重大的革新,关键技术缺乏重大的突破,因而技术与打法的发展相应缓慢,这是在第三十五届比赛中男子项目受挫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与教训中更加体会到:乒乓球技术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认真吸取国外的长处,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汀法。

相关推荐